首页

国产免费在线观看视频

时间:2025-05-25 00:41:11 作者:习言道|精神文明建设要有新气象新作为 浏览量:16543

  中新网兰州11月10日电 (丁思 田鹏鹤)“中西医结合治疗,让我母亲多活了9年,这触动了我,我也希望中医能让更多人受益。”泰国佛慈唐明中医中心院长虎炎博士近日在甘肃兰州接受中新社、中新网记者专访,谈及从事中医行业15年的感受,她说,“当我们把健康能够带给身边人,我觉得这就是最大的幸福。”

  11月3日至7日,泰国卫生部第40期针灸培训班的学员们到访甘肃,探寻古法针灸的奥秘。此次针灸技能培训班由泰国卫生部主办,甘肃中医药大学、泰国佛慈唐明中医中心承办,共有40名学员参加。泰国籍华人虎炎,成为连接泰国和老家甘肃的纽带。

11月6日,泰国卫生部第40期针灸培训班在甘肃兰州举行结业典礼,虎炎(右十)陪同他们从泰国到甘肃参加系列活动。九美旦增 摄

  从甘肃到泰国:投身火热文旅行业

  20世纪90年代,中国出境游逐渐兴起,“新马泰”(新加坡-马来西亚-泰国)旅游线路一度成为热潮。

  “世界那么大,想出去走走、看看。”出生于甘肃临夏州和政县虎家庄的虎炎,受家中长辈影响,自小就有“读书、走出去”的愿望。

  1992年,虎炎离开甘肃,前往西安、深圳学习经贸和英语。1995年,她只身一人来到了泰国,成为泰国当地一家旅行社的员工,专门对接中国市场。

  “真正来到泰国之后,才发现外面的世界,和自己想象的有很多差距,泰国人的善良和宽容深深打动了我。”虎炎回忆说,“初到泰国乘坐公交车时,因为语言不通,我不知道如何用泰文来准确表达我要前往的目的地,只能用手比划,车上一位陌生的女士陪着我提前下车,护送我到了目的地。”

  这样的温暖小事,在虎炎看来不胜枚举,泰国人的真诚让她爱上了这里。1999年,虎炎创办了自己的旅行社,致力于推动泰中两国的旅游文化交流。

2024年7月,虎炎在甘肃兰州接受中新社、中新网记者采访。九美旦增 摄

  因母亲结缘中医,跨界开启新征程

  为何从如火如荼的文旅行业跨界到中医药界?这在虎炎看来,“是巧合,也是一种莫大的缘分。”

  2000年,到泰国还不到两个月的母亲,突发中风脑溢血。尽管西医诊断母亲术后仅能活半年,但经过针灸、推拿等中西医结合治疗,延续了母亲9年的生命,这一“医学奇迹”让中医药在虎炎心中扎下了根。

  2009年,她毅然投身中医药行业,成立公司,将中国的中成药和中草药引入泰国。这一路走来,充满了机遇和挑战。

  “泰国有本土泰医,通过草药、按摩经脉来治疗,这和中医有着许多相似之处,当地民众认可度较高;加之泰国拥有诸多华侨华人,中医药在泰国的推广有深厚的土壤和可观的市场前景。”虎炎说,但文化差异、语言障碍、医疗制度等,限制了更多泰国民众了解和接触中医的机会。

  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去做。虎炎一边去和泰国当地卫生部门沟通,一边挨家挨户找药店推介。随着中医逐渐被世界所了解,中国颗粒剂中药得以合法落地泰国医药市场。

图为虎炎翻阅中医书籍。九美旦增 摄

  推动中西医结合治疗

  中医何以更好走向世界?在虎炎看来,中医要实现国际化,必须标准化和规范化,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中药溯源系统,推动中医药与现代医学深度融合。

  1998年,泰国卫生部开启了西医学中医针灸讲习班,致力于推动“西医学中医”,开展系列培训。这与虎炎的想法不谋而合。

  2018年5月,泰国岐黄中医中心在曼谷挂牌成立,这是甘肃继在匈牙利、吉尔吉斯斯坦、白俄罗斯等国之后,在海外建立的又一个岐黄中医药中心,虎炎是泰方负责人。

  虎炎说,为了让泰国人更加了解中医,该中心成立之后,进行了大量义诊,进入企业、文化中心等地,为当地民众提供优质的中医治疗服务,通过产学研结合,以及各种讲座、培训和医疗活动,向泰国民众介绍中医的独特疗效和优势。

  甘肃作为中国重要的药源基地,现有中药材资源3626种,其品质优良的中药材、中医药人才培训、中医药文化等,这些都是虎炎青睐的绝佳资源。除了助力甘肃中医药在泰国“落地生根”,人才、技术上的交流,是虎炎更为重视的。

  为推广“中西医结合”治疗,2018年,虎炎在泰国曼谷的一家国际医院开设了泰国岐黄中医中心旗舰店;2022年底,在泰国又一国际医院开设第二家该中医中心旗舰店,并同年入驻泰国玛希隆大学附属医院,向泰国人介绍中医药,推出推拿、拔罐、针灸等康复治疗方案。

  中医为媒,多重身份助力多领域交流

  目前的虎炎,身兼数职。她还是甘肃海外联谊会副会长、甘肃驻泰国商务代表处首席代表、泰国泰中(西北)商会会长、泰中医药保健品商会主席、泰国国家妇女院理事等,她以中医为媒,推动泰国和甘肃在文化、教育、经贸等多领域合作。

  将中医推介至全世界让民众所共享,是虎炎心中所愿。在泰国,她还定期带领团队前往偏远乡村进行义诊,宣讲中医知识。

  她说:“中医药的使命不仅在于治病,更在于守护生命的尊严与健康的价值。希望有朝一日,中医药能在全世界开花结果,成为人类共享的文化瑰宝,为每一个追求健康的家庭带去温暖和希望。”(完)

【编辑:付子豪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中新教育丨学者呼吁:AI时代家长要保护孩子对世界的好奇探索精神

景美客自来。从大理火车站前往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,车辆一路走走停停;榕树下、戏台边,古生村中心,暑期游人如织,客栈民宿一房难求……前几年大理壮士断腕,实行沿湖村落生态搬迁,沿湖群众告别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,转向参与旅游、服务游客。越来越美的洱海,让大家走上了生态旅游致富的新路子。

服贸会的朋友们丨法国多家企业现场参展 寻求合作机遇

此时此刻,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仿真中心(以下简称“仿真中心”)四楼内,电磁暂态仿真计算正在全速运行。一排排机柜有节奏地闪烁着灯光,犹如“呼吸”一般守护着电网。

星火成炬 | 爱世界这件事也很简单

继续加大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力度,目录内中成药从2017年的1238种增加到2023年的1390种。全国20个省区市开展中医病种付费,对中医病种实行同病同质同价,病种数量在20-200个之间,医保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举措进一步落实。

2024中国沈阳海智创新创业大赛启动 面向海内外聚项目、汇英才

有助于拓展就业空间、扩大就业规模。与传统业态相比,新业态顺应多元化、多样化、个性化的产品或服务需求,实现产业与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度融合,通过采用新技术和新模式,为市场引入新元素、丰富新场景,促进新岗位、新就业形态不断涌现,创造更多就业机会。既提供新的高技能岗位,扩大对高水平劳动力的需求,又通过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,实现对传统职业和岗位的再造,释放新的就业需求。服务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更强,新业态也较为集中地出现在服务业领域,其扩就业、促就业的作用更为显著。当前,我国有超2亿灵活就业人员,新就业形态已经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“蓄水池”。

权威专家:中国央行国债买卖定位绝不是要搞量化宽松

1999年,陆念峰在钦州地区驻站,车站只有几间平房,条件十分艰苦,当时普铁钦北线是新线,又是开放式线路,沿线治安比较差。陆念峰扎根在警务区,带领护路队员巡守、整改各种大大小小的线路安全问题。“对线路隐患问题我只有一步一步地走过,亲自检查过才放心,睡得安稳。”这是陆念峰常挂在嘴边的话,也是多年不变的工作习惯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